东郊殡仪 Beijing binzangwang
首页 > 陵园动态  > 行业新闻

传统葬礼上,人死后为啥要停尸三天才下葬呢

发布时间:2022-01-10 13:27:27

我国历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道德,文明孝道的古老国度,而许多的乡风民俗更是这方面的具体体现。比如在已流传了几千年的丧葬文化风俗中,就特别强调孝字当头,过去的时代里更是程序繁杂,规矩很多。那么,人死后为啥要停尸三天才下葬呢?其实这种做法,不仅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民俗,而且这其中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

停尸三天才下葬停尸三天才下葬

俗话说,“逝者为大,入土为安”。当家中有亲人去世时,只有把死者的后事处理好,入土安葬后,亲戚朋友邻里乡亲们才会各自散去,家人也才可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。可是,在入土之前,人们总是会把逝者停尸3天,过去有的地方还有5天或7天,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的,看来这确实是一个流传很久的古老民风习俗了。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,古人认为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才能“投胎转世”,而第七天是“回魂夜”,死者会在这一天回家来看一眼,看到家人忙碌,和睦的样子,才能安心离去。当然,这纯属迷信的说法,绝对不能相信。但是,作为一种民间风俗,停尸3天,还是被沿用了下来,况且,停尸期间,家人还是非常忙碌的,要做好许多安葬前的准备工作,也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的。

在科学和医学都不发达的古代,停尸3天,是可以防止人假死现象发生的。有时候人只是暂时深度昏迷或者休克等等,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已经停止了呼吸,其实并没有完全死亡,因此,古人在人死后并不急于草草入土,而是要停尸3天,就是为了避免误埋活人。其实,即使是在现代,这样事虽然罕见,但还是发生过的,笔者就亲身经历过。本人的一个堂伯父,曾经两次“死”去,被放在停尸铺上,第一次是两天后,第二次是第3天,他竟然“活”过来了,后来居然一直活到95岁才去世,这就是典型的假死现象。当然,现在的这种情况要少之又少了,现在的医学不仅可以从呼吸、心跳、血压等方面判断,甚至可以判断出脑死亡了。

停尸3天,应该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等待身处远方的亲人赶回来,见上最后一眼,做最后的告别。过去尚且需要这样做了,现在就更是如此了。如今人们的工作生活的范围非常广,一家人以及一个传统墓,分布于天南地北,甚至是全国乃至世界的各个地方都有。因此,如果家中的亲人一旦离世,往往会让人措手不及,根本无法及时赶回来“奔丧”。而停尸3天,既可以了却亡者的心愿,让其安心上路,又可以让生者最后一次目睹死者遗容,对生命做最后的告别,从而不留遗憾。人的一辈子都不容易,几代人的血缘亲情,总是难以割舍。所以,在阴阳两隔的时候,的确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仪式,让生者与死者从容别离,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,对亲情的缅怀。

此外,假如是意外的突然死亡,更会让亲人们的心理遭受巨大的打击,一时难以承受。而停尸3天,可以让亲人实际地面对,承认现实,有个过渡和缓解过程,逐渐平复心态,从情感上接受,从而更好地活下去。由此可见,停尸3天,并不完全是封建迷信的做法,其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。现在,国家大力提倡婚丧大事从简,移风易俗,因此,很多人家甚至已不再设灵堂,也不广而告之,尽量低调处理,不接受礼金,不款待客人。亲朋好友前来吊唁,献上花篮花圈,鞠躬向逝者告别,安慰一下亲属。这样做看似有点无情,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,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文明风俗环境来。

相关文章
八宝山殡葬一条龙:骨灰安置细指导,后续事宜无顾虑
在人生的终点站,如何为亲人安排一场体面而周全的告别,是每个家庭都需面对的课题。八宝山殡葬一条龙服务,以其专业、细致、全面的服务,成为了众多家庭的首选。特别是在骨灰安置这一关键环节,八宝山不仅提供了详尽
东郊殡葬一条龙:祭扫全年统筹,缅怀纪念有规划,真的靠谱吗?
在传统观念与现代生活节奏的碰撞下,殡葬服务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尤其是像“东郊殡葬一条龙”这样宣称能提供祭扫全年统筹、缅怀纪念有规划的服务,更是引发了众多讨论。今天,就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这种服务模式
昌平殡葬一条龙:专业司仪如何让告别仪式既有“控场力”又有“人情味”?
当亲人离世,家属往往陷入巨大的悲痛与忙乱中。如何让告别仪式庄重有序,又能传递逝者与生者的情感联结?在昌平,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“殡葬一条龙”服务,而其中“专业司仪控流程”成为关键一环——他们不仅是仪式的
昌平殡葬一条龙服务:灵堂按需布置,如何真正贴合家属心意?
在人生的终点站,殡葬服务不仅仅是告别仪式的简单执行,更是对逝者尊重与怀念的深刻体现。特别是在昌平这样的文化底蕴深厚之地,家属们往往希望灵堂的布置能够精准传达对亲人的哀思与敬意。昌平殡葬一条龙服务,以其
东郊殡仪 —臻于至善|唯念百年—
400-099-9038
  | © Copyright©2010-2019
首页首页 在线客服微信客服 电话咨询殡仪服务电话